重生广西1902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大陆综艺 2012

导演: 陈晓卿 杨小肃

剧情介绍

  《秘境广西》登上央视纪录片频道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李岚
  走红全球的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拍了两季为何都故意“回避”广西?其实,总导演陈晓卿是一个对广西风土人情情有独钟的人。8月25日,由陈晓卿担任总策划,与广西团队合作拍摄的《秘境广西》在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引起不少关注。南国早报记者借此机会采访陈晓卿,了解在他镜头下的广西有着如何独到的风景。
  涠洲岛的火哥采捞浅海下的海蒿子,无形中为弱小的珊瑚虫扫清生存障碍;潜水教练柠檬在寻找“洞潜”最理想的训练场所;白头叶猴为了生存进化出特殊的胃囊……《秘境广西》的第一集《天飨》,很像当年《舌尖》的笔调,一开场就牢牢吸引观众的目光。“广西是中国饮食最复杂的地方。两部《舌尖》都故意回避了广西的内容,是因为当时我就已经知道中央电视台要跟广西合作拍摄《秘境广西》,所以特别留着广西美食,憋大招。”8月25日,陈晓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故意“绕道”,但对于广为吃货们喜欢的“螺蛳粉”,陈晓卿还是把它的制作工艺放进了《舌尖》。
  作为《舌尖》的总导演,陈晓卿对广西的美食情有独钟,多次来过广西之后,长居北京的他几乎成为广西美食的“代言人”。“在北京东四环的老唐家螺蛳粉,粉和汤都不错,酸笋和鸭脚更好,遗憾的是每次去,烧田螺都是卖完,看着邻桌吃此物有滋有味,不由怀疑了一下自己的人品”、“广西大厦那兰酒家有纯纯的广西风味,啤酒鱼﹑黄焖鸡﹑八渡笋爆肚丝﹑桂林米粉都很地道”、“侗族打油茶很有意思,老茶叶,配黄姜﹑鲜蒜﹑花生等,放在生铁锅中,用茶树棍慢慢翻炒,味道涩﹑苦﹑甜﹑香。潘家园广西大厦有现做的,10元一碗。吃油茶有瘾,且解酒”……这些令人垂涎的文字,都是陈晓卿写在自己微博上的,为不少吃货指明了一条道路。
  甚至于对南宁本地的美食,陈晓卿也是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在思贤路上,桂林米粉、螺蛳粉、老友粉……密集轰炸,各种口水各种受不了啊。有一次我选了一家八珍粉,大把胡椒酸辣椒一放,哎呀那个爽。”他还透露“我们全家都是空心菜控”。“在广西拍摄《秘境广西》时,我吃过最好的空心菜是广西博白的,半人高,那叫嫩!一根菜,抓中间,轻轻一颤,两端齐手而断!用桂林的花桥腐乳烹炒,人间绝品。”
  值得一提的是,也因为陈晓卿的建议,《秘境广西》的拍摄,与《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的广西寻访,几乎同步进行。目前不管是《秘境广西》,还是《地道风物·广西》,关于广西的这两个作品,都向观众和读者呈现出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美好广西。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没想到广西有那么丰富的资源和美味,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背起行囊,到广西走一走,看一看,大吃大喝。”

评论:

  • 潮以珊 8小时前 :

    「牛逼」二字我已经说累了,前半段告诉我们,知识改变命运,后半段告诉我们,知识改变个屁!嘴上的主义,心里的生意,在大自然的智慧面前,人类是如此的丑陋。

  • 郝淑穆 7小时前 :

    正直的学术是从茫茫无迹的大海里写出鱼谱。

  • 聊元德 3小时前 :

    导演把刘亚仁姜河那卞约汉都导了一遍……// 开篇让人好奇,这是想拍理念、东西、儒耶还是纯粹的党争。同样的题材,或许换个中国导演拍不出这种韩史剧的地气和节奏,因此有新鲜感。前半段纠结黑白色度,看到后面昌大穿上白色的两班服眼睛才舒服下来(无言)。婴儿军布那场戏,昌大伸手挠下巴一幕正令人眼前一亮,下一幕就解开系绳打了上去……昌大回到了兹山,故事也几乎回到了原点,除了两本书。循环往复中,最后竟然还是书获得了胜利。ps 这里有少见的令人开心的评论区。

  • 鄂思楠 2小时前 :

    四星半。难得一晚清闲,看了一遍。有些画面有意模仿六七十年代的武侠,显得颇雅致。故事里又融了一些轻松幽默的元素,也容易让人接受。导演最用力的地方,可能还是在师徒两人的矛盾冲突上,就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那句丁若铨所说的,没想到弟子还是走向了师父的反面啊!这里面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但最后也没机会化解开了。还是很有张力的。另有一点题外的感想是,即便心中的理想世界是没有王,没有庶民区分的,但下意识地还是会去作出两班与贱民这样的判别。大概这些日常意识不到的区分才是需要仔细反思的吧。

  • 隆辰韦 5小时前 :

    用中华文化做着人家电影的文化输出,算你厉害!

  • 雀令枫 9小时前 :

    印象中没有见过薛景求拍过古装类型的戏,不愧是变色龙,什么角色都能驾驭的好,事实证明导演大胆启用卞约汉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如今能看到这样的片子是种很幸福很难得的事情了,因为咱们没有这个耐心和魄力拍出这样的作品,第一次看黑白片没感觉到闷,不过换成彩色应该又是另一种风格了

  • 系吉月 6小时前 :

    我们的罪就是生孩子多而已

  • 祁健慧 8小时前 :

    四星半。难得一晚清闲,看了一遍。有些画面有意模仿六七十年代的武侠,显得颇雅致。故事里又融了一些轻松幽默的元素,也容易让人接受。导演最用力的地方,可能还是在师徒两人的矛盾冲突上,就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那句丁若铨所说的,没想到弟子还是走向了师父的反面啊!这里面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但最后也没机会化解开了。还是很有张力的。另有一点题外的感想是,即便心中的理想世界是没有王,没有庶民区分的,但下意识地还是会去作出两班与贱民这样的判别。大概这些日常意识不到的区分才是需要仔细反思的吧。

  • 甘颐和 1小时前 :

    算是不错的韩国历史片了,虽然仍有流水账的嫌疑

  • 树正平 8小时前 :

    剧本非常工整,摄影非常漂亮,都在格局之中,没有出奇之处。缺点也就在丁若铨过于完美,好像现代穿越回去那般,多一点点瑕疵才会像活人。韩国电影能拍的,我们在肉眼可见时间范围内都拍不了。这种大东亚傻逼儒教文化就靠韩国电影人来拍了。另外,傻逼天主教也没好到哪,但剧情弱化了天主教原素,变成强调「西学」,非常狡猾了。

  • 裕振 5小时前 :

    吐槽3:这种视听表现也能吹?我真服。

  • 静妮 9小时前 :

    想到梁漱溟和其他近代东亚开明之士,相似的儒学浸润的东亚人文心态,在西学东渐的冲突交融下,怎样坚守自我精神阵地,怎样不惧两股势力的拉扯而孑然一身呢。「我由性理之学接受了天主学,而国家却不能容纳一个渺小的我。」在天主教和儒教同为政治的砝码时,选择脱离政治漩涡的中心,记录下海鱼、海虫、海鸟与海兽,联想到许多经历迫害的文人的生涯后期(如沈从文写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大起与大落,出世与入世。虽然满身污秽,但海阔凭鱼跃,黑山也是慈山。把东亚儒教文化用影像诠释最到位的,还是韩国。(薛景求太适合这样落魄但风骨依然的文人墨客了了

  • 环巧蕊 6小时前 :

    斯文在兹,是耶非耶,山仰止;知鱼之乐,夺紫夺朱,谱家传。3.5

  • 星明知 9小时前 :

    丁若铨:我见过岛上的人们,是为了制作鱼谱。可是人们的话都各不相同,所以无法整理并表达出来。岛上有个叫昌大的年轻人,虽从小好学,但因家境贫寒,没有多少书,所以未能开阔眼界。但为人老实细心,对鱼类、海草以及海鸟等都能够仔细观察并深思,所以能够掌握其性质。他的话非常可信,所以在他长时间的帮助下,我完成了这本书,取名为兹山鱼谱。—— 昌大,我很害怕黑山这个名称,但是遇见你并一起生活害怕便消失了。好奇心很重之人重新找回了在流放之路上失去了的好奇心。所以多亏了你,在死气沉沉的黑山上,发现了坚强活着的黑色兹山。昌大,如鹤一般活着固然好,但像就算沾满了泥水和污水也来者不拒的兹山一样做一个黑色的无名之人,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吧?

  • 鹿友梅 3小时前 :

    难得没有黑宗主国,而对倭国则是一如既往的没好感。

  • 楠茜 6小时前 :

    用中华文化做着人家电影的文化输出,算你厉害!

  • 秘新梅 4小时前 :

    官场黑暗,不如闲云野鹤,但平民又怎能不受压迫的生活呢?不知道为什么一定用黑白色。感觉只有结尾的书信比较出彩,其他部分平平无奇。

  • 良骏 5小时前 :

    十分震撼。黑白片,又是这样略显晦涩的题材,竟然没有睡点,高潮迭起,节奏明快,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一部史诗,却没有做历史的评判者,这是难能可贵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有活下去的办法,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牢不可摧的信念。这个类型的影片,我想不到要怎样才能拍得更好了。看完特别想吃海鲜。

  • 马佳晶晶 0小时前 :

    像编纂字典、故宫修文物甚至守灯塔,都是如此。

  • 童安琪 5小时前 :

    对于梦想着’没有两班贱民之分,不需要王,百姓做主人的’的丁若銓来说,比起教导公职者心态和责任感的<牧民新书> ,可以让百姓更加富裕的<玆山鱼谱>十倍百倍更重要,因此奉献上了自己的一生。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